從婚紗公司拿了一盒「禮俗盒」
裡面有:
1.名條 (新郎、新娘、主婚人*4、男儐相、女儐相、招待*2、介紹人)
2.春仔花*2
3.紅包袋數個
4.胸花數個(依名條數,男方為紅花;女方為桃紅色花)
5.香扇乙把
6.結婚證書*2
7.結婚書約 (要拿去戶證事務所登記用的)
8.母舅帖
9.親家帖 (丈人帖)
10.禮金簿*2
11.囍字貼紙 (大小各2張)
大概就這些東西吧!
因為我爸一直叫我去跟婚紗公司拿 "母舅帖"
所以我也一直以為母舅帖是給女方的舅舅的
但是,原來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正常來說,婚紗公司給的禮俗盒是 for 結婚用的
所以母舅帖是給男方的舅舅
又因北部婚嫁習俗,女方是以訂婚儀式、宴客為主 (很少在歸寧時另外宴客<南部較多>)
所以訂婚宴客時,女方也要有一份母舅帖,是給女方舅舅的
新娘必須在訂婚前親自把女方的母舅帖送到女方舅舅家中,邀請舅舅來參加訂婚喜宴
(這時候新郎的母舅帖還用不到)
等結婚宴客的時候才是換男方要在宴客前親自把男方的母舅帖送到男方舅舅家中
。。。。。。
就是醬子啦!
所以呢! 最最正式又最"搞剛" 的方式就是跟婚紗公司要兩張母舅帖吧!
訂婚時把"女方"的母舅帖送去給女方的舅舅
結婚時把"男方"的母舅帖送去給男方的舅舅
這樣就兩邊都不得罪,通通搞定
比較簡單易懂的就是親家帖(丈人帖)啦!
就是男方要給女方家長的請柬囉! <--- 這部份沒有異議
至於母舅帖 / 親家帖的寫法… >>> 請按我 (加姓氏) <<< or >>> 請按我 (不加姓氏) <<<
不過,內容有一些地方有點出入,就是在寫新郎、新娘名字的時候…是要加姓氏 or 不加呢?
新人們…自己問一下長輩吧! 我也不知道